【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如果告诉您这样一件事:在得上糖尿病后,等于成为了半个冠心病病患者,您会怎么想?然而这就是事实,从医学上来说两者称为是等危症,因为两者所面临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风险非常一致,对患者生命的危险性几乎相同,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们是“同一种病”,如何理解呢?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结果是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影响血流甚至堵塞血管导致梗死性疾病的发生;而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也是如此,临床实践表明:糖尿病最终引起的并发症中,70%与心脑血管病有关,冠心病是其中最常见的后果之一。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糖尿病人,血糖等得到了良好控制,但仍然会发生冠心病,原因主要有:
- 在糖尿病确诊前,血糖实际上早已有升高,这一阶段实际上血管已经受到的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有发生,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及时发现而已。
- 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渐近性疾病,随着患病年限的延长,自身控制血糖的能力不断下降,需要通过降糖药的帮助来控制血糖,药物控制血糖不可能像自身控制血糖一样做到及时精准,因此血糖难免会有波动,而血糖的波动对血管的损伤比单纯的高血压要大得多。
- 人体的各项代谢是相关联的,特别是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更为紧密,当血糖发生异常时,血脂往往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主因,血管病变的发生加被加速。
因此,刚查出糖尿病不等于血糖刚刚发生异常,血管病变可能早已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往往不可逆转,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完全可以发生在糖尿病得到诊断之前,事实上很多人是因冠心病就诊才发现的糖尿病。
但不管怎么样,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把血压、血脂等同时控制达标才能阻止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尽可能将心脑血管现的危害降到最低。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