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属于一种晶体性的炎症反应,大量的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发作的部位导致局部出现剧烈的疼痛以及红肿热等炎症反应,同时局部会有明显的渗出,在急性期热敷会导致渗出的增加,诱发疼痛加重。
痛风发作多数是由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或本身已经有痛风的患者血液中的血尿酸含量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比如吃了一顿海鲜,或者喝了一顿大酒。痛风常见的发作部位是肢体的一些远端的负重关节,比如我们的大姆脚趾。
痛风发作时局部会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红、肿、热、痛这四大反应是炎症的经典表现。由于大量的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软组织内,刺激局部会出现明显的渗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会有明显的局部肿胀的原因,此时给予进行冷敷才是控制局部炎症最好的办法。局部进行正确的冷敷可以麻痹痛风发作部位的感觉神经,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冷敷也可以是痛风发作部位的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渗出,控制肿胀,减轻患者的疼痛。
然而热敷会导致局部的渗出加重,对于急性期的患者缓解疼痛是不利的。所以很多在脚部发作痛风的患者用热水泡脚会导致疼痛加重。
如果用比喻来形容的话(仅仅为了使大家明白冰敷的道理,不是科学道理),痛风发作的时候,患者发作的部位存在着明显的炎症。我们的祖先非常的聪明,将“炎”字设计成了两个火的重叠,非常符合炎症的字面意思。
那么面对两个火,我们是加上一把油,使其变成“焱”字,还是浇上一把水灭灭火呢。
这其中的道理肯定不能是这样的简单,运用这样的比喻只不过是为了使大家能明确在炎症发作的急性期,尽量不要通过热敷来缓解症状,而是需要通过冰敷来缓解局部的症状。
正确冰敷的方法
建议冰敷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冰水混合物,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是冷疗的温度并不会冻伤我们的皮肤,建议冰敷的时间要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之间,不要过长的时间冰敷。而且在冰敷的时候,冰敷带与患处之间一定要有织物阻隔,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建议痛风的患者冰敷的时候,急性期每间隔一小时冰敷一次。疼痛缓解以后可以每天冰敷3~4次,辅助药物控制疼痛。
我们可以使用矿泉水瓶在冰箱里略微冻一下,只要有一点点冰碴儿就可以了,这样的温度就能保证是零度。或者也可以采用专用的冷敷袋。谢医生比较推荐的是另外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我们家中常备的保鲜袋,放一点点水在冰箱里,略微冻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冰冷敷袋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匹配我们肢体的形状。当然,如果有专用的冷疗机器就更好了,但是一般人家中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很多人害怕冰敷是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认为受凉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的发生,这里要告诉大家,冰敷并不会导致这些疾病。首先我们冰敷的温度如果是控制在零度对于关节是属于治疗的温度。另外我们建议冰敷的时间是15~20分钟,这个时间是非常短的,只要冰敷的方法得当,时间控制得好,并不会导致我们出现什么一些其他的疾病。而且需要大家知道的是,即使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急性期,我们也是建议冷敷的,绝对不建议在急性期做任何的热敷处置。
除了冰敷,痛风急性期还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口服非甾体镇痛药来控制疼痛。塞来昔布、布洛芬胶囊、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这一类都属于是非甾体镇痛药,对于控制痛风急性期的疼痛效果都比较好,也作为治疗痛风的一线用药。
第二,如果口服非甾体镇痛药效果不好,才建议痛风的患者口服秋水仙碱,因为毒副作用略大。建议二线用药。
第三,多喝水。多喝水促进尿液的生成可以帮助排泄尿酸,建议选择温开水。建议饮水的量在2000毫升以上,不要通过喝饮料来增加尿液,有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
第四,不要吃苯溴马隆等排酸药。在痛风的发作期有一点特别要注意,就是不要吃苯溴马隆这一类促排的药物,很有可能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和其他部位的发作。
痛风患者要明确自己的分型,不要乱吃药
现在在我们的社会当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特别多,有一些患者发作过痛风以后,就学身边的痛风患者乱吃药,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痛风病的分型就吃非布司他,或者是苯溴马隆,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建议的。
痛风发作的病理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是体内嘌呤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尿酸的排泄出现了障碍,另一种是由于尿酸的合成出现了增多,第3种是两者均存在。建议有高尿酸血症或者是痛风发作的患者,一定记得去当地医院的风湿免疫科或内分泌科,做一个尿尿酸的化验明确自己的血尿酸增高到底是哪一个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进行相应的治疗,绝对不要胡乱吃药。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同,每个人是否有基础的,原发病是不同的。就拿非布司他来举例,如果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痛风服用非布司他有诱发血管疾病加重和死亡的风险。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