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结:“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短短一句话总结得很精辟,能够将胃癌的特性表述出来了。目前认为引发胃癌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环境和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当然还有一些癌前的状态也不可忽略。

我们都知道癌症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增生繁殖速度比较快,我们的胃粘膜上皮细胞就是靠增殖和凋零之间的保持动态平衡来维持的。增生越多的组织,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毕竟增殖凋零的动态平衡中,暗藏的还有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调控。虽然还有很多因素来相互影响来维持,但是并不能永远维持有利的平衡。所以这就容易引发胃癌。

环境和饮食因素就是有可能破坏这样平衡之一
有统计结果现实,胃癌的发病是有地域性差异的,这个可能跟因为地域性差异导致摄入的某些微量元素有关系。就拿饮食来说,就算没有地域差异,有的地区的饮食习惯就是容易引发胃癌的,霉变的食物,烟熏肉,咸菜等高盐食品,还有就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都会诱发胃癌的发生。

你肯定会好奇高盐饮食致癌的原因,事实上高盐致癌的机制尚不清楚,到有一点高盐饮食是不好的。当然,也有人猜测高浓度盐会造成胃粘膜损伤,损伤就需要更多的增生来修复,所以这相当于破坏了之前的平衡,所以容易引发。
幽门螺杆菌
在1994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宣布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因为:
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慢性炎症有可能成为一种内源性致突变原;幽门螺杆菌还是一种硝酸盐还原剂,具有催化作用而起致癌作用;幽门螺杆菌的某些代谢产物促进上皮细胞变异。
由此可见,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
遗传因素
家族的发病率高于人群的2~3倍。
部分胃部的疾病会发展成为胃癌,它们被定义为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主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状态主要指如慢性猥琐性胃炎、鼻息肉、残胃炎、胃溃疡等。而癌前病变主要指比较容易转变为胃癌的疾病,比如肠型化生和异型增生。

针对胃癌的引发我们已经有了相对的了解,那么我们该怎么来远离它呢?
总结了以下几点:
-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鱼类、肉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包括各种腌制品。定时适当检查。
- 适当锻炼,生活饮食规律,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 口腔护理,如果口腔出现问题,可能会延伸到颈部和胃部
参考书籍:《内科护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