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从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来分析一些所谓的降压的方法是否有效,不谈原因光说结果是属于耍流氓,而且最主要的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正确对待吃药与其他一些降压方法之间的关系,不然容易导致血压反而没降,引发危险!
那么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呢?
事实上,引起高血压的原因真的有很多,比如说一些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改变等等。临床上发现,父母有高血压的或者是单亲有高血压的人其患高血压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很多;而生活方式改变在发生高血压的病因上可以说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我们以前高血压的人少,因为我们以前可能走路去上班,骑自行车去上班,现在基本上都有代步工具了,运动少了,上楼梯的也少了,电梯多了,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是坐的时候比站着时候多,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人就容易出现体重增加,导致肥胖;还有就是饮食因素,吃的脂餐、糖餐过多,零食吃的多,很容易就引起人出现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等,这也非常容易导致血压增加;同时一些高盐的摄入,引发高容量,很容易就发生血压增加。研究发现:成年人一天摄入的盐不超过6g,每增加1g,可能血压就会增加一点,因此血压控制,在盐摄入控制上应该严格控制!
因此,可见我们确实可以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正确饮食习惯,减少高盐摄入,少吃一些高血脂、高糖食物,同时日常生活增加运动量等等来降压,但作为一名医生我得提醒的是:这些方式确实适合于没有发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同时也适合于已经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当中,不过这在一些严重高血压患者当中的作用可能效果没有那么理想,有时候是必须通过降压药物来辅助降压的,而且最重要一点:血压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脑出血等严重后果的,这时候是必须通过药物进行相对有效的降压的,而除了药物的降压方法,其他方式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上来的并没有那么快速有效!
那么这就涉及到高血压什么时候是必须服用降压药的?
必须慎重提醒一点:上面所说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等等来降压的方法只有在高血压的早期或前期,这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确诊了高血压,是必须通过降压药物进行控制血压的!临床上,很多脑出血患者来源于高血压的控制不达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就是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我就不吃药,就通过一些生活方式来调整血压,导致血压控制不达标引发生命危险,认为早用药不好,副作用,事实上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远远低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尤其是现在高血压年轻化,这类患者特别容易出现抗着,就不吃药现象,只有出现一些蛋白尿了、左心室肥大了,甚至出现脑血管疾病可想着去吃药,这时候已经出现器官损害了,往往出现不可逆的危害,这时候后悔莫及!所以我再次重申: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早期控制危险因素,有时候早吃完,往往能更好的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