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生帮您做解答】
首先要说的是:正常血压的高低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的血压是小于120/80mmHg。很多人可能会说,年龄大了血压自然就会升高一点,这很普遍呀,真的如此吗?
举个例子,身边有的人长命百岁,有的人却英年早逝,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吗?除过意外事故,患病是根本原因,而为什么会得病?最主要的还是生活方式出了问题,所以血压本不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之所以会升高还是与自己存在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事实上,血压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医学上对血压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证实:
血压低于120/80mmHg时对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是有利而无害的,是最基础的保证之一。
血压高于120/80mmHg后即会对血管内皮产生微小的损伤,这种损伤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不足以引起血管的病变,但如果不加以重视,积小成多将使血压进入快速增高期。
血压高于130/80mmHg时对血管内皮的损害即开始显现,此时如同时伴有血糖、血脂等的异常,这种损害将向病理状态发展,为动脉硬化的发生创造条件。美国在2017年将他们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为了130/80mmHg,即是为引起更多人对血压的关注。
血压高于130/80mmHg而小于140/90mmHg时,虽然按照我国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能诊断为高血压,但对血管内皮的损害进一步加重,特别是对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来说,已经成为了危险的血压,是需要积极控制的,控制的目标是小于130/80mmHg。
血压高于140/90mmHg时,可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了,高血压的危害尽人皆知,是必须要进行干预处理的。
正因如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血压大于120/80mmHg而小于140/90mmHg的血压定义为了正常高值血压,所谓正常和高值都是针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言,实际上提示需要进行关注和干预了。
综上所述,年龄不是血压升高的因素,将血压尽可能保持在120/80mmHg以下是努力达到并保持的目标,最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就在生活的细节里,比如限盐少油、坚持运动、作息规律,实践证明运动是保持正常血压最好的方式,而保持正常体重是衡量运动效果最有效的指标之一。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交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