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和您关节受伤以后康复没有做到位和伤情比较严重有关的,关节受伤以后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发生不畅,所以会出现那种情况。
相信您出现了膝关节的韧带损伤,是因为关节受到了比较大的扭转力量或者是外力,因为一般比较弱的力量是很难把韧带造成撕裂的,那既然能使韧带发生撕裂,也就很有可能使关节的骨质受到挫伤或者骨折,血管也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当我们坐着的时候呢,膝关节的血管是弯曲的,就会影响血液的循环,所以就会出现下垂下肢以后出现肢体肿胀和青紫这样的改变。
这种情况就如同我们家中的供水系统循环出现了问题是一样的,当供水系统的供水管也就是动脉正常供水,然而回水管出现了淤积就会导致漏水或者是水管爆裂。当我们人的静脉系统出现了问题,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相当于是供水系统回水管流速变得减慢,回流发生了不畅,所以就会出现下肢的肿胀与皮肤颜色的改变。
很多人百度这种情况以后,非常害怕自己是存在了下肢静脉血栓,请您先不要着急,任何下肢的损伤,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非常正常的,只要肿胀和色泽改变不是特别的严重,放平下肢或者是抬高下肢能够减轻的话,就说明问题不是很严重,还达不到静脉血栓的程度。
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出现,这种回流的不畅,可能会造成血液循环系统粘滞,而且会导致大量的废物杂质,不能正常的循环排泄出去,很多人会感到下肢的酸胀、无力以及不舒服,久而久之确实不能排除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做一些事情去帮助自己改善症状!
第一,踝泵。听起来感觉好像很复杂,其实就是反复的屈伸我们的踝关节。其实我们踝关节主要的肌肉是颈前肌肉以及后方的小腿肌群,反复的做屈伸关节的运动,就相当于在我们的下肢形成了一个泵。这个动作会非常好的促进下肢的静脉循环将淤积的血液和杂质带走。每天我们建议做最少500~2000次左右这个量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最少不要少于500次,上不封顶。
第二,坚持其他康复锻炼。很多人认为膝关节受伤以后就需要静养,一动不能动。但是这种静养会导致我们下肢血液循环速度的减慢,会导致肌肉的萎缩,对于关节整体的康复好处并不多。所以现在目前的建议是关节受伤以后还是需要适度的运动,完全可以在支具或者是辅助器械的帮助下适当的行走,避免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液循环流速的减缓。
比如膝关节受伤以后,完全可以在拐杖的帮助下,适当的恢复固态,因为4个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如果康复做得不好,确实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系统。
第三,抬高下肢。在不康复的时间,建议您还是要把下肢抬高,这样的话可以促进下次静脉的循环,所谓水往低处流,这样才可以把预期的血液通过重力的作用促使其流回心脏。我们建议抬高的角度在30度左右就可以了。
第四,药物。一般这种情况是属于比较正常的,不建议药物治疗,还是坚持以康复锻炼为主,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对患者的困扰比较大,而且只要下地行走就会出现明显的肿胀,那我们建议口服脉之灵。建议每天两次,一次口服两片。配合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肿胀和改善下垂下肢以后皮肤色泽改变的症状。
如果大家还不了解或者是仍有疑惑,可以关注我前一段时间正好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如何鉴别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正常的骨折术后或骨折后的水肿与皮肤色泽改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受限于篇幅,肯定还有写的不全面的地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